立冬之际,万物收藏之时。让我们一起立冬节气的丰富词汇,感受农历十月的专题魅力。
立冬,建始也,意味着生命的脚步从未迟来一步。在这个秋天与冬天交汇的季节,我们迎来了农历十月的精彩时刻。
唐代诗人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出寒冬之景:“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立冬之夜,笔锋冻结,新诗难成,唯有时温的美酒相伴。在微醺之中,看墨色与月光交织,仿佛满村飘雪。
而苏辙的《立冬闻雷》则描述了立冬时节的天气变化:“阳淫不收敛,半岁苦常燠。”长时间的干旱让禾黍遭受蝗螟之灾,粳稻也枯萎于平陆。在期盼中,终于迎来了一场雷雨。虽然冬日严寒,但生机已在悄然萌发。
宋代的《立冬日作》描绘了生活的艰辛与满足:“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虽然生活拮据,但作者依然欣然面对。在寒冷的冬天里,用微弱的炭火取暖,用布被绵裘御寒。即使生活简陋,也能随处安然自得。
仇远的《立冬即事二首》描绘了立冬时节的自然景色:“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时节即将到来,而庭前的树叶已经开始半青半黄。另一首则描绘了雨后山林的美景:“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在这个季节里,大自然呈现出了别样的韵味。
紫金霜的《立冬》描绘了立冬时节的景象:“落水荷塘满眼枯,渐作北风呼。”黄杨依旧倔强地保持一色,白桦的叶子也开始稀疏。在寒冷的天气里,更能感受到梅雪与小火炉的温馨。
钱时的《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描绘了立冬前的霜降与菊花之美:“昨夜清霜冷絮,纷纷红叶满阶头。”只有菊花依然傲立在寒风中,不负秋天的美好时光。而释文的《立冬日野外行吟》则展现了诗人在立冬时节野外行走的惬意心情:“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在秋冬之交的日子里,尽享自然之美。
立冬之际,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些美妙的诗词,品味立冬节气的韵味。无论是生活的艰辛还是自然的美丽,都值得我们去欣赏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