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引领与数字化家校互动平台
在上海市,一场关于家校协同育人的革新正在悄然展开。自2007年起,上海市推出的家校互动项目作为实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得人心。该项目通过短信及网络平台,实现了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即时沟通,学校通知、教学资源共享等功能一应俱全。为了确保信息安全,项目还特别要求家长进行实名注册“市民信箱”。
借助数字化平台,上海市还推出了家校互动论坛。这个面向家长免费开放的论坛,设有升学考试、育儿生活等多元化版块,旨在为家长提供全方位的育儿支持,让家长在育儿路上不再孤单。
在家校联系方面,上海市的学校更是做得有声有色。通过家访、家校联系本、电话及平台沟通等方式,学校与家长共同构建了三位一体育人格局,明确了家校责任分工,共同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二、专项活动与教育协同合作
在校园安全与法治教育方面,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预防欺凌”活动。其中,法治讲座、教师培训及主题班会等形式多样,旨在让家长和校方共同明确欺凌的形式及应对策略,家校联手进行干预。竹园小学则通过评选“最美家长”等品牌项目,提升家庭教育的素养,倡导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
在心理健康与特殊教育方面,针对多动症儿童家庭,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组织家长互动活动,普及科学干预策略。长桥中学的“橙心家长学校”定期开展家长培训,结合亲子活动如富有教育意义的剧本杀,促进校社家协同育人。
三、家校协同机制与特色实践
上海的家校协同机制运行得井井有条。通过校级家委会会议,学校如上海小学会向家长通报学期计划,并开展卫生抽查、家长进课堂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家校共育的目标。长桥中学则通过家长会、沙龙等形式分享教育经验,关注孩子的学业与心理成长,并建立分层奖励机制。浦东竹园小学则巧妙地构建了一个“校家社”成长空间,整合社区资源,打造出一个全方位的家庭教育支持网络。
四、近期发展动态(2025年)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上海的家校互动持续深化。如松江外国语学校在近期更新了防欺凌专项培训内容,强化了教师识别与干预能力。上海小学则在近期召开了家委会会议,聚焦德育重点与热点教育议题进行深入,进一步推动家校合作的深化。
上海的家校互动通过政策的保障、平台的支撑、专项活动的举办以及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协同体系。这一体系不仅促进了家长与学校的紧密合作,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