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秋节的脚步日益临近,各式各样的月饼礼盒开始争相亮相。据中新经纬调查,尽管市场上存在部分高价月饼礼盒,但实际上大多数月饼的生产成本并不高。有消息透露,“月饼的利润很高,通常情况下,一盒月饼的生产成本不会超过70元。”这一消息揭示了月饼行业的盈利现状。
今年,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公告,明确鼓励销售物美价廉的盒装月饼,并对单价超过500元的盒装月饼实行重点监管。中新经纬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尽管有公告的约束,仍有部分商家在价格上打起“擦边球”,通过巧妙设定价格以规避监管。
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月饼礼盒”,会发现一些标价仅为499.99元的商品,但实际的运费可能高达600元,使得实际支付金额远超标价。一些店铺客服人员表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国家规定”。这些规定使得部分线上商家选择将高价月饼礼盒转向线下销售。
在线下商超,情况亦相似。虽然大部分月饼礼盒的售价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仍有部分产品的价格接近或超过500元。例如,美心的一款“七星伴明月”月饼礼盒售价为578元,销售人员称这是因为它净含量更高。当问及为何不在电商平台直接以更高价格出售时,销售人员称因为国家规定而不得不采取线下销售的方式。
这些高价月饼礼盒是否真的物有所值呢?据业内人士透露,大部分月饼的生产成本并不高,平均生产成本仅为70元左右。这意味着一些高价月饼的利润空间相当可观。对于消费者而言,购买高价月饼更多的是在支付品牌和包装的费用。销售人员也坦言,不同月饼礼盒的口味馅基本相似,真正区分的是品牌和包装。
在这个中秋节即将来临之际,消费者需要警惕那些通过各种方式规避价格监管的商家,理性消费,购买真正物有所值的月饼产品。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遏制天价月饼的出现,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月饼礼盒,消费者应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消费;也期待行业内部的自律和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管,共同维护市场秩序。毕竟,“物美价廉”才是市场的王道。在这个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公平、和谐的市场环境。月饼背后的利润奥秘与监管新动向
月饼虽小,但其背后的利润却令人瞩目。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透露,月饼行业的毛利率极高,有些厂家的毛利率甚至能高达几倍。而这一切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从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数据来看,盒装月饼的平均生产成本仅在70元左右,单价200元以下的盒装月饼销售占比却高达80%以上。显然,月饼的市场定价远超过其生产成本,其中的利润空间令人惊叹。
在A股市场,部分上市公司也涉足月饼生产及销售,如元祖股份、广州酒家和桃李面包等。其中,广州酒家的月饼系列产品的毛利率高达56.46%,为其贡献了近四成收入,成为该公司毛利率最高的产品。这些数据无疑验证了月饼行业的利润魅力。
高价月饼现象也引起了国家的关注。近几年,国家持续打击“天价”月饼,旨在让整个消费更加理性、健康、有序。今年中秋节前,多部门联合出台了相关公告,对过度包装、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一律从严查处。
市场监管、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已修订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严格规定了包装层数、空隙率系数等核心指标。市场监管部门还将开展“天价”月饼专项整治行动,重点聚焦豪华酒店、电商平台等渠道进行监督检查。
这一系列动作旨在遏制“天价”月饼,还消费者一个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也提醒月饼生产商,要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提升,而非过度追求包装和价格。
月饼虽小,但其背后的利润奥秘和市场动态值得我们关注。在这个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期待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理性的月饼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