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主页 > 十二生肖 >

童年的发现教学实录

编辑:生肖运势 2025-05-02 07:50 浏览: 来源:www.hndggw.com

《童年的发现》课堂实录与设计思路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主人公如何在童年时期发现胚胎发育规律,感受其天真求知、大胆想象的精神风貌。

2. 通过细致的心理描写和独特的语言特色,带学生感受童年的趣味性和科学精神的可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欲。

3. 培养学生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解读文本的能力,提升语言赏析与创造性表达技巧。

二、课堂核心环节实录

1. 以问题导入,唤醒经验

教师提问:“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过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你们童年时,是否有过对某些事情产生强烈好奇的时刻?”学生分享自己的童年疑惑,自然过渡到课文主题。

教师展示胚胎发育示意图,并简要解释“胚胎”概念,明确课文的核心事件一个九岁孩子的科学发现。

2. 初读感知,梳理故事脉络

梦中飞行:双脚一点即腾空,表现出惊奇和自豪。

请教老师:对飞行和起源问题产生困惑和执着的欲。

自主观察:通过鱼类的观察,推想进化过程,表现出痴迷和反复思考的特点。

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理清逻辑链,感受作者从做梦到提问再到观察最后发现的过程。

3. 精读文本,聚焦语言特色

品味天真感:通过动作描写的细腻刻画,如“跃起→盘旋→滑翔”,体会梦中的自由与童趣。角色扮演师生对话,感受“我”提问时的急切和老师回答后的不满足感。

感受科学味:小组合作讨论,圈画关键词如“绞尽脑汁”“痴迷”,结合达尔文进化论的简图,理解孩子的大胆假设与科学的相似之处,感受科学精神的萌芽。

4. 难点突破,深化主旨理解

关键句讨论:“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联系课文中的情节,如被老师误解罚站,理解幽默自嘲背后的坚持。拓展谈到哥白尼、伽利略等科学家的故事,深化对“发现需要勇气”的认知。

写作迁移:要求学生仿写心理活动片段,如“当我终于想通这个问题时……”结合学生自身经历,实现语言的内化和迁移。

三、教学总结与升华

板书设计以“发现”为中心,辐射出“好奇→追问→验证→感悟”的线索,直观展示课堂内容。

课堂结语:“保护每一个‘荒唐’提问,因为它们可能是未来伟大发现的起点。让我们一起,像费奥多罗夫一样,永葆追问世界的热情。”

四、教学亮点提炼

1. 双线并行:以天真童趣和科学精神为双主线,兼顾文本赏析与思维训练。

2. 读写融合:通过心理描写的仿写、日记续编等任务,实现语言的内化和迁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跨学科渗透:结合生物学图示和科学史案例,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拓宽学生的视野。

上一篇:2025男宝宝七月生辰五行解析与运势概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