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主页 > 十二生肖 >

新西兰奶粉事件

编辑:生肖运势 2025-05-02 06:03 浏览: 来源:www.hndggw.com

一、恒天然集团食品安全事件回顾

在恒天然集团的发展史上,曾经历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与争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大事件如下:

1. 2013年肉毒杆菌乌龙事件

彼时,恒天然集团声称其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中检测毒杆菌,导致中国暂停新西兰奶粉进口。这一事件波及众多企业,如娃哈哈、多美滋等,纷纷紧急召回产品。后续调查揭示,污染源实为工厂管道混入的电筒镜片碎片,且检测样本并未实际受污染。事件最终被定性为“误报”,导致达能集团的多美滋品牌市场遭受重创。恒天然因追溯系统缺陷和管理失职被新西兰追责。

2. 双氰胺残留事件及其他质量问题

2025年3月,新西兰乳制品被曝光含有微量双氰胺(DCD)残留。尽管新西兰声称残留物无健康风险,但消费者对奶源标注不透明的问题产生了信任危机。值得注意的是,恒天然早在2012年9月就检测出二聚氰胺残留,但未及时公开。恒天然的产品还曾因亚硝酸盐超标、碘含量不符标准等问题被质检部门通报,并涉及斯里兰卡儿童中毒事件。

二、中国质检部门的应对之策

针对恒天然及其他新西兰乳制品品牌的质量问题,中国质检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

1. 问题奶粉的检出与召回

在短短14个月内,中国质检总局检出了高达270吨不合格进口奶粉。其中,婴幼儿奶粉占比达76%,而来自澳新地区的奶粉占比超过半数。对此,中国质检部门对雅培、可瑞康等品牌实施了强制召回,并要求新西兰加强出口监管。

2. 进口限制与标准的完善

针对双氰胺残留问题,中国要求新西兰明确奶源信息,并填补双氰胺检测标准的空白。

三、行业的影响与争议

恒天然多次的质量问题不仅对公司自身造成了巨大影响,还对整个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市场格局的变化

尽管多次出现质量问题,但恒天然通过策略成功抢占了中国市场份额。例如,在三鹿事件后,恒天然接收了部分市场份额,并通过自有品牌的扩张进一步布局市场。

2. 供应链风险的暴露

部分新西兰奶粉品牌采用代工模式专门供应中国市场,这带来了频繁的质量控制隐患。这些品牌的代工模式在质量控制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增加了整个供应链的风险。

四、争议焦点

恒天然多次食品安全事件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责任界定上。例如,在三鹿事件中,恒天然作为股东未承担法律责任引发了广泛争议。而在肉毒杆菌事件后,恒天然被欧盟判赔达能集团1亿欧元也引发了诸多讨论。新西兰乳业严重依赖中国市场,但质量监管与透明度问题长期存在,消费者对“洋奶粉”的信任度持续波动。这些问题都是双方未来合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上一篇:巨蟹座性情冷漠吗男生怎么办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