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年系列介绍:你知道如何算出哪些年份是猪年吗?猪年不仅存在于古老的农历中,还与天干地支紧密相连。每当公历年份除以12余数为3时,那就是猪年啦。例如,在公元纪年法下,2007年就是猪年,因为这一年除以12后商为167且余数为3。猪年起始于每年的立春,这是生肖年与干支纪年的结合。很多人可能误以为农历年份与干支历年份是同一回事,其实它们有着不同的起点、月份划分规则以及天数计算方式。比如,在农历中,从农历丙子年(鼠年)到农历丁丑年(牛年),虽然都属于农历的正月,但在干支历中却有不同的生肖年份划分。猪在十二生肖中排行最后一位,与十二地支的亥相配属。晚上九点至十一点被称为亥时或猪时。而关于猪的民间传说更是引人入胜。据传有个员外家财万贯,老来得子后大宴宾客庆祝。一位相士断言这孩子将来必是大富大贵之人。然而长大后家道衰落,这胖小子不思学业、不思进取、坐吃山空、挥金如土最终导致自己饿死在房中。胖小子死后到阴曹地府告状不成,反而被玉帝罚为猪吃粗糠。恰逢天宫选属相时天宫差官听错了命令将胖小子带入人间成为生肖之一。此外关于鼠的生肖传说也很有趣,比如临潼骊山人祖庙的十二像石传说便是黄帝命仓颉刻制的用来记录天干地支历法中的生肖形象让人们更容易记住时间流转规律而老鼠则是因为在一次宴会上偷偷喝酒被误判最后一个到达最终成为了生肖之首的一员这一系列传说令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注:该段传说内容纯属虚构)总之猪年和鼠年的故事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内涵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远古时期,黄帝与蚩尤的一场较量中,黄帝凭借智慧与勇气成功识破了蚩尤的阴谋。蚩尤为了夺取天下,假意献上大红蜡烛作为礼物,企图在黄帝上香时实施暗杀。命运之神眷顾黄帝,大红蜡烛竟被老鼠提前咬破,揭露了蚩尤的险恶用心。黄帝深深感激老鼠的智慧与勇气,不仅救了黄帝与群臣的性命,还使得生肖属相的选拔得以顺利进行。
于是黄帝提议封老鼠为十二属相之首,这一决定得到了仓颉等群臣的赞同,其他动物也纷纷拥护。随着旭日,宫门洞开,鼓乐齐鸣之际,生肖选拔开始。当仓颉高声呼喊“鼠”,却不见回应时,黄帝急忙派人寻找,最终在仓库角落找到了老鼠。它醒来后惊恐万分,误以为黄帝是来追究其破坏蜡烛的责任,但在明白黄帝的来意后,它欣然接受了召唤。随后按照丑牛、寅虎、卯兔等顺序,十二生肖依次被选定,而原本在第十二位的黄猫却被挤出局。
自此,猫和老鼠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当见到对方时,猫总是对老鼠穷追不舍,捉到后更是百般捉弄。猫还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常常用爪“洗脸”,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重新加入十二生肖的队伍。
猪年,是中国历法中的特定年份。每隔十二年就会有一个猪年,最近的猪年包括1911年、1923年等。农历的己亥猪年则从2019年2月5日开始,到2020年1月24日结束。判断一个年份是否为猪年非常简单:只需将公元年号除以12后余数为3即可。例如,2007年就是一个猪年。但需要注意的是,世界通用的公历和中国的干支历是两种不同的历法。猪年的起点是立春,因为生肖年是基于干支纪年法,而这种历法自古以来就被历代官方历书(即黄历)所沿用。
关于猪年的文化意义更是深远。自古以来,猪在中华民族中就有很高的地位。在汉代厚葬文化中,猪是墓葬中必不可少的物件。到了唐代,猪蹄寓意着预祝金榜题名。“家”字中的“豕”字代表猪,可见猪与中国家庭之间的紧密联系。从野猪的驯化到玉猪的身份象征,再到与我们家庭的紧密关系,猪贯穿了整个中华历史。在生肖中,猪虽然排在最后一位,但却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崇。人们将肥猪拱门剪纸贴在门上或窗户上,祈盼新的一年人财两旺、财源茂盛、五谷丰登。《肥猪拱门》象征着福猪的吉祥寓意和丰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