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是每个人生命中的一道风景,与之俱生,随之而去,贯穿人生始终。只要人的思维之火尚未熄灭,梦的故事就会不断上演。不论身份贵贱、年龄大小、地位尊卑、性别差异,还是中外之分,人人都会做梦,只是梦的内容各有千秋。
梦,就像人的影子,既普通又神秘。说它虚幻,可梦中的情节醒后依然历历在目;说它真实,醒后的现实却难以与梦中的情景完全重合。有时白日所思,夜间便成梦境;有时梦中遇见,现实亦能重逢。这种神秘的梦境,我们的祖先早已感知,于是便诞生了独特的梦文化。
梦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未登上大雅之堂,但在民间广为流传。《周公解梦》便是流传于民间的解梦之书。在术数史上,解梦之术之所以被重视,是因为梦文化在民间流传甚广,人们相信可以从梦中预测吉凶。
我国传统的梦占文化,是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时期对梦的研究成果。明代崇祯年间,《梦林玄解》成为梦学领域的集大成之作,为我们现代研究梦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而广受民间欢迎的《周公解梦》,也是我们研究梦学的重要参考之一。“乾坤天地”节选了《梦林玄解》中的《占繇》,介绍了基本的解梦原则,同时将《周公解梦》改编成《梦兆吉凶对照表》,以便大家快速查阅,探索梦的奥秘。
无论是探寻梦境的深层含义,还是了解祖先的智慧,中国古代的梦文化都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领域。它像一部未完待续的史诗,记录着人们的希望、恐惧和生活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