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避孕,可谓家喻户晓,特别是女性朋友们对此话题尤为关注。避孕方式多样,其中口服避孕药是最常见的选择。即便服用了紧急避孕药,仍有怀孕的可能,这种情况在生活中也并不罕见。
究竟为何吃了紧急避孕药还会怀孕呢?理论上,仅就使用紧急避孕药而言,失败率约为10%,这被称为方法失败率。随着服用时间的推迟,失败的风险会逐渐增加。无保护性生活后应尽早服药。但在实际生活中,有些严格按照说明在72小时内服药的女性也会怀孕,这是为什么呢?
紧急避孕药的作用在于推迟或阻止排卵,让精子错过等待期从而自然消亡。但如果排卵被推迟了几天,这时候如果男女双方认为已经采取了紧急避孕措施,就不再需要其他防护措施,这就可能犯下错误。因为安全期可能变得最不安全。正确使用紧急避孕药不仅限于当次,而且在下次月经恢复之前,都需要避免无保护的性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紧急避孕药对排卵的抑制会直接表现为月经的推迟或出血。不建议频繁使用紧急避孕药。特别是对于青春期女孩,她们需要与月经相伴数十年,并面临生育问题,所以更应选择长效的避孕方式,如口服避孕药、避孕环、避孕针和皮下埋植剂等。
关于紧急避孕药的副作用,确实存在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不规则出血、月经失调等。其中恶心的发生率因药物而异,米非司酮的发生率最低。紧急避孕药由大剂量孕激素组成,含量越高,诱发血栓、出血、月经失调等副作用的风险也越大。可能还会引起乳房胀痛、头痛、头晕、乏力等症状。
那么,服用紧急避孕药后如果怀孕,对孩子有影响吗?对于这个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左炔诺孕酮类紧急避孕药已经给出了声明。目前的数据显示,服用该药物后怀孕的孩子,其流产率、畸形率和新生儿并发症并未升高。但对于米非司酮,目前仍没有足够的数据说明其对胚胎的影响。
关于紧急避孕药的服用注意事项,必须明确以下几点:只能偶尔使用,一个月内最多使用一次;72小时内服用一片,隔12小时再服一片;服药后2小时内呕吐需立即补服;服药后再次发生性行为必须采取避孕措施;某些人群如心血管患者、糖尿病患者、乳腺癌患者等不宜服用。
紧急避孕药是一种重要的避孕手段,但正确使用和了解其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同样重要。在做出决策时,建议咨询医生,以确保自己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