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面临睡眠不足的情况时,情绪会经历显著的变化。一种无法言说的怒气似乎在体内酝酿,随时可能爆发。这种情绪状态进一步加剧了睡眠问题,观察发现,睡眠质量较浅的人往往更容易发怒,而性格沉稳、个性平和的人往往拥有更好的睡眠质量。
怒气的积累对睡眠有着深远的影响。工作和家庭中的压力、焦虑以及愤怒情绪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副交感神经相对抑制,从而造成失眠或睡眠浅的状况。睡眠不足会破坏自律神经的平衡,使神经活动紊乱,容易使人陷入焦虑发怒的恶性循环。在睡前几个小时,我们需要尽量避免提升交感神经的活动,以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
自律神经在人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白天,交感神经活跃,让我们充满活力;而夜晚,副交感神经则占据主导地位,让我们产生睡意。健康的成年人,其非快速动眼期睡眠(深层睡眠)和快速动眼期睡眠(浅层睡眠)会循环进行,一次循环大约九十分钟,整夜循环四至五次。
优质的睡眠取决于非快速动眼期睡眠和快速动眼期睡眠之间的平衡。如果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在开始时占据优势,那么非快速动眼期睡眠时间会更长。如果交感神经的作用开始占据优势,睡眠会逐渐变浅,快速动眼期睡眠的时间增长。对于那些难以入睡、睡眠浅的人来说,往往是因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转换不顺利,一开始就无法获得足够的非快速动眼期睡眠。
为了改善睡眠质量,我们需要调整日常生活习惯。早上早起、沐浴在阳光下,白天多运动身体,适度提高交感神经的活动力。一些简单的日常动作,如将房间灯光调暗、泡澡时水温控制在约摄氏叁十九度至四十度之间、做些轻松的伸展动作等,都可以提升副交感神经的功能。
食物也可以帮助我们改善睡眠。奇异果富含钙、镁及维生素C,有助于神经传导物质的合成与传递;葡萄中含有能辅助睡眠的物质--褪黑素;香蕉则含有能让人远离忧郁的维生素B6、对抗紧张情绪的矿物质镁以及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色氨酸,这些成分共同作用,具有镇定安眠的功效。
为了获得优质的睡眠,我们需要注意日常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整。通过调整作息、避免刺激交感神经的活动、适度运动以及选择有助于睡眠的食物,我们可以改善睡眠质量,拥有更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