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命通会研习讲座的深入研讨,我们已完成了27个课时的学习之旅,其中涵盖了原始造化的奥秘、五行的本质与生成、五行相生相克的意象,以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原始内涵和信息之象。今天,我们将对这些丰富的内容做一个阶段性小结,并开启新的探索之旅。
回顾天干地支的阴阳属性,天干作为天之五行,以阴阳区分,而地支则是地之五行。子寅午申为阳之地支,卯巳酉亥则为阴之地支。土在四季之末,辰戌丑未分别代表阳土和阴土。天干地支相互结合,共同演绎出六十甲子干支的奥秘。农历的一年约360天,便是以此为基础进行纪年。
让我们跟随陈老祖的指引,深入理解十二地支阴阳之理以及六十甲子干支相配之法。天干的甲至癸,对应着河图的生成之数;地支的子至亥,映射着洛书的奇偶之数。阳从复卦始,经历六个变化完成乾阳之舞;阴从地泽临卦开始,也需六个变化以展现坤阴之韵。我们有了阳干阳支与阴干阴支的明确划分。
从甲子起,以六甲五子依次排列,直至癸亥,我们得到了干支的序列。计算其总数,以五数除之,余数按照五行之音约束,即得六甲纳音。
这些内容深邃而广博,尤其对于未曾接触过卦爻的朋友而言,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只要我们用心去学,必定能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对三命通会有更深入的理解。此段文字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干支纳音的起源和计算方法,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中明确了“六甲”与“五子”的定义,为后续的纳音推算提供了基础。随后,介绍了大衍数和太玄数的概念,并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这些数值来计算干支纳音。原来,这个看似复杂的计算过程背后蕴含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包括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通过生动的实例演示,如戊戌、丁卯、辛丑等干支的纳音计算过程,让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了这一方法。
文章还揭示了纳音在风水学中的独特应用。古人巧妙地将六十甲子纳入罗盘,形成了独特的分金布局。每个天干地支的组合都蕴含着阴阳五行的变化,展示了纳音系统在古代术数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整篇文章语言生动、逻辑清晰,既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注重实用性。作者通过生动的实例和解释,将复杂的理论变得容易理解。文章留下了许多悬念和引人深思的地方,如万老前辈的讲解目的以及纳音在其他数术领域的应用等,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阅读此文,不仅让人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获得了实用的知识和技能。相信通过作者的生动讲述,读者们会对干支纳音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期待下一节课,作者将继续以本田宗一的八字为例,展示纳音分析的实践应用,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探索这一博大精深的领域。